这个《SomethingToBelieve》和《太阳照常升起》确实有一段非常相似。那就是《SomethingToBelieve》的开头到27抄,和《太阳照常升起》的1分23到1分50秒。
音乐本身就像一座金山,能挖的地方就那么多,那么来得早的人就能挖的选择就很多,来得晚的只能够在前辈挖过的地方继续往下挖。为了避免跟前辈完全一模一样,他们只能在这基础上进行小幅度改变调整。
但当小幅度调整也被其他前辈用了的时候怎么办呢?他们只能够在这基础上排列组合。
她们之前完全不认识而且没有听有过《one》,但她们也没有想到自己写的歌曲前奏跟《one》的前奏撞了三个小节(分解几乎一模一样),但除了前奏15秒(之后开始唱歌了),《超度我》前奏的三个音节就没有继续使用了。
《one》的前奏没有《超度我》那么长,但相似的前奏三个音节一直作为背景音在不断循环。福禄寿的《超度我》除了前15秒三个音节前奏,后面r走向,歌曲框架,旋律节奏,内容表达都和《one》南辕北辙。
如果根据这个分析的话,大家会发现这种音乐上有一段高度相似的东西比比皆是。这里举个著名的例子,周杰伦的《本草纲目》和《辣妹子》,其中有一段音节几乎也是一模一样。
我认为音乐创作是一个很复杂的事,旋律和和声的像与不像只是一部分,人们很多时候会忽视音色的设计,节奏的编排,歌词的内容,叙事框架的进行,甚至是整体氛围和情绪都是需要音乐人去考虑的。
现在是痛仰乐队的《太阳照常升起》先发表,后发表的外国歌曲《SomethingToBelieve》相似。此时通常容易占据“道德制高点”的攻守方异位了,网友也就会根据目标的不同,从而转换立场,再用另一套话术占据道德制高点,从而进行批判。
这个网友不就“蚌埠”住了,大家哈哈大笑只会说这是个巧合,音乐就那么几个音节相似是难免的。周杰伦可能都没听过这个短视频神曲,毕竟周杰伦的创作能力那么强。人家还抄你,你那么low。
格莱美处在全世界音乐鄙视链的顶端,如果有相似的听众下意识觉得是不可能的,甚至是狡辩人家怎么可能抄你,你华语音乐那么low。
说白了,这和当下网络大多数舆论事件都是立场先行,甚至会忽视标准只是为了批判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